直貢噶舉菩曼強巴林寺廟,徵求108位長年護持金剛,使寺院、僧團的永續發展無虞,讓直貢教法恆傳發揚、法輪常轉駐世。歡迎大家跟我們一起發心護持寺廟,請直接下載最新報名表,傳至專戶信箱報名......如有其他活動訊息都會在日光林官網發布更新,敬請留意
 
 
常課儀軌
經論法要
 
 

    藏傳佛教--宗派源流

    在佛教傳入西藏之前,流行於西藏的是「苯教」的原始宗教。 苯教最初是在象雄地區〈今阿裡地區〉發展起來的,後沿雅魯藏布江自西向東廣泛地傳播到整個西藏。「興繞密沃且」是苯波教的教主及本尊。

    苯教基本上是一種萬物有靈的信仰,所崇拜的對像包括天、地、日、月、星宿、雷電、冰雹、山川、土石、草木、禽獸等自然物。苯教可以說是泛靈信仰在西藏的地方形式。

    佛教開始在西藏出現,是在吐蕃王朝第二十九代國王拉‧託託日年贊時期,然而當時沒有得到廣泛普及。到了西元七世紀初,吐蕃王朝第三十三代國王松贊干布時期,佛教受到王室的扶植。松贊干布派遣其大臣吐米‧桑博札等十六人到印度學習梵文和佛法,回來後創造了西藏文字並翻譯了一部分佛經。松贊干布也先後從尊崇佛教的尼泊爾和唐王朝迎娶了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並建立大、小昭寺,供奉二位公主帶來的本尊釋迦牟尼佛像。到了八世紀中葉,藏王遲松德贊迎請寂護菩薩與蓮華生大師由印度入藏,興建桑耶寺並大力倡佛,於是佛教在西藏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的長河中,藏傳佛教在青藏高原這一特定的自然環境中,不僅形成了她獨特而精準的法脈傳承與修持法門,也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均對西藏民族的精神和物質文化的發展,發生了重大影響。但她的影響絕不限於雪域西藏,也不旦旦是西藏人單獨的信仰。

    以藏傳佛教為軸心的西藏文化,不僅浸透了方遠二百五十萬平方公里的雪域三區,還遠播到了今天的南北蒙古、新疆、中原,以及印度、尼泊爾、不丹、巴基斯坦、中亞、俄羅斯等國家。在亞洲中心廣袤的雪山草原形成一個極富魅力的"藏傳佛教文化圈"。最近三、四十年來,西藏佛法又在西方國家得到傳播和發展。

    西藏佛教具有顯密結合;獨一無二的活佛轉世繫統等特徵。西藏人稱佛教為「桑結登巴」;或「囊曲」、「囊登」。藏人稱一般的出家人為「扎巴」,隻有對宗教寺院的首領和高僧、仁波切稱喇嘛。中國人誤稱扎巴為「喇嘛」。其實「喇嘛」是藏語的讀音,意為「上師」或「上人」。對西藏佛教稱「喇嘛教」或「密教」,也是錯誤的稱謂。

    在藏傳佛教發展過程中,經歷了"前弘期"及"後弘期"的時代,因傳承、典籍及講義等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不同宗派。其中源遠流長的四大派系分別是寧瑪、薩迦、噶舉與格魯四大系統。


寧瑪派

    寧瑪,藏語意為古、舊的意思。因該派遵循前弘期(大譯師仁欽桑波之前)所傳之教法,故得此名。也因該派僧人大多戴紅色僧帽,俗稱紅帽派。

    蓮花生大師是寧瑪派的開創祖師。公元8世紀中葉,藏王赤松德贊特派使者迎請印度蓮花生大師入藏傳法,並修建顙耶寺。因其教法依蓮花生大師所傳密咒和所遺伏藏為主而傳出,遂成一派。當時並無派名,後弘期其他教派形成之後,因其遵循舊弘期舊密咒,故被稱之?"寧瑪派"。寧瑪派的傳承與教法,主要來自於蓮花生大師、藏王赤松德贊等二十五位師徒。之後寧瑪巴傳承也形成六個分支。並有六大寺院即多杰札、敏卓林、謝慶、卓慶、噶陀、白玉。

    寧瑪派的教法全部包括在九乘三部裏,九乘包括顯三乘、外密三乘和內密三乘,三部指內密三乘中的最後一乘,包括心部、界部和要門部,即大圓滿。


薩迦派

    薩迦,藏語意為灰土,因該派主寺薩迦寺所在地土色灰白而得名。又因薩迦寺院圍牆塗有象徵文殊、觀音和金剛手菩薩的紅、白、黑三色花條,很多人誤稱之「花教」。

    薩迦派創立於11世紀,創始人昆‧貢卻傑布於1073年在仲曲河谷的薩迦地區興建寺廟,於是形成薩迦派。之後由其子薩欽貢噶寧布等"薩迦五祖"之僧俗兩係傳承宏揚。(薩迦五祖為,白衣三祖師:貢噶寧布、索朗擇莫、札巴堅贊﹔紅衣二祖師:貢噶堅贊、羅智堅贊)

    12世紀末,智者薩班‧貢噶堅贊和其姪帕巴‧羅智堅贊(漢文史書稱「巴思八」),與蒙古皇帝結下殊勝法緣,並將西藏佛法首次傳入蒙古草原與中原地區。

    薩迦派的法座,是以家族傳承的方式延續下去,薩迦派主要有「擦而巴」與「窩而巴」兩大分支,各有傳承上師及傳世喇嘛相續傳法至今。


噶舉派

噶舉,藏語意思佛語傳承。因該派僧人戴白色僧帽,俗稱白帽派
噶舉派分?香巴噶舉和達布噶舉兩個系統。香巴噶舉創始人為瓊波南嘉,但此系後來逐漸湮沒消失。

    通常俗稱的噶舉派是達布噶舉,由瑪爾巴譯師創立,其教法傳給其主要弟子米拉日巴。米拉日巴德弟子達布拉杰於1121年創建崗布寺,形成塔布噶舉系統,後分出許多支派,有"四大八小"之稱。

    噶舉派四大支為噶瑪噶舉、蔡巴噶舉、拔戎噶舉、帕竹噶舉。帕竹噶舉又分出"八小支",即直貢、達壟、主巴、雅桑、綽浦、修賽、葉巴、瑪倉。

噶舉派重視"大印"傳承,不重文字,重在論理,即通達"大印"的智慧。奉能使自己證得"大印"智慧的師長?根本上師。大印有顯有密,噶舉派各支系中各有偏重,而各有殊勝之點。雖然每一派系都具備一切教授,但各派系也各有著重發揚的別法,然就其整體而言,俱是噶舉派之教義。"


格魯派

    格魯,藏語意為善律,因該派倡導僧人應嚴守戒律而得名。因該派僧人戴黃色僧帽,俗稱黃帽派。

    創始人宗喀巴大師出生於西藏東部,先後從薩迦、噶舉、夏魯等派僧人學習。至14世紀80年代初,學習各派顯宗經論,以後又系統地學習密宗。宗喀巴積極倡導僧人嚴守戒律,學經須遵循次第。著《菩提道次第論》、《密宗道次第論》,為創立此派奠定理論基礎。1409年藏曆正月,宗喀巴倡建的拉薩甘丹寺,並舉行了首創的祈願大法會,標誌著格魯派的創立。

    格魯派始終以組織嚴密、恪守戒律、制度完備、教育精深而著稱。該派有系統的學經制度,先顯後密,循序漸進;所學經論及考核、升遷等規定自成體系。學經僧人須學顯宗五部大論:《量釋論》、《現觀莊嚴論》、《入中論》、《戒律本論》、《俱舍論》。學完可參加格西學位考試。獲得格西學為之後,再入上下密院研習密宗四部。

    格魯派寺院眾多,著名的有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札什倫布寺,塔爾寺、拉卜楞寺等。

 

 

| 首頁 | 直貢傳承 | 學會與寺廟 | 正眼法藏 | 上師言教 | 護持計畫 | 活動訊息 | 下載專區 | 與我聯絡 |    
Copyright © Offical website of Bhumang Nyihudling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中華佛教直貢噶舉菩曼日光林佛學會
Designed by Alapower